为日照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疑问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山东省日照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2015年组建以来,以“办事更快捷、服务更优质、作风更扎实、群众更满意”为目标,构建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体系,探索出了“党建+”“智能+”“服务+”的3个“+”标准化日照模式,让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智慧、惠民。
“党建+”:党员成为业务标杆
“不动产登记中心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载体,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工作开展。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日照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田金光如是说。
2017年4月,日照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党支部,树立了“抓党建是政绩之本”的理念,坚持以党建为根,以业务为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心通过支部集中学、自主学、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积极开展思想和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亮身份、树形象”、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多种方式,让党员成为推动业务工作的先行者。
“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到哪里。”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田岩向记者讲起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种种好处:
有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带头执行工作标准、落实各项部署,让广大工作人员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有了“党员先锋岗”,出现紧急、棘手的问题,党员第一时间冲上去将困难一一化解;有了党员在工作创新、服务群众中的带头作用,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更简、质量更优,服务群众不仅有了深度,更有了温度……
“智能+”:登记效率大幅提升
“真的只需要20秒!”日照市市民刘先生将身份证放到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档机上,在屏幕上连点3下,一张盖好公章的查询结果便打印了出来。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机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查询效率。“一点查询、一键办事”已经成为群众高效办结业务的一个缩影。
窗口负责人杨金梅告诉记者,中心正着力推进“智能化”大厅建设,通过引入自动化、科技化设备,不断充实“智能+”服务模式的内容,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他们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增设了业务“晴雨表”——智能排队系统,所有办理业务实行统一叫号,有效解决了因办件量大而拥挤无序的问题,杜绝了黄牛倒号。窗口的人脸识别器,20秒便可实现身份验证,大大提高了登记的准确性和受理效率。
中心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业务受理全过程,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申请登记、查证证书真伪和登记办理进度。根据群众需求,中心还推出了二手房转移与抵押权登记合并办理的新模式。买方、卖房和抵押权人三方可以一并申请转移登记和抵押权登记,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权人完成放款。
随着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登记信息系统、查档系统、权籍调查系统、社会化信息查询系统的优化升级,日照不动产登记“智能+”道路越走越远。
“服务+”: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
“她们的服务细致周到,温暖人心。”日照市民王女士感慨地说。王女士因处在产后月子期,无法亲自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业务。得知她的情况后,不动产登记中心为其提供了上门服务。据了解,去年中心共开展上门服务20余次,同时,收到锦旗27面,表扬信62封。
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不断转变观念,优化服务。他们将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出台《日照市不动产登记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受理、审核、发证及归档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负责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科学区分前台后台,前台实行“全能柜员制”,后台负责业务政策的研究指导,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完善限时办结制,将以前的全流程时限细化为各环节时限,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间。目前,抵押权登记不超过3个工作日,转移登记不超过5个工作日,查封和抵押注销类业务即时办结。
中心注重优化服务环境,启用了2000平方米的登记服务大厅,设置了总服务台和20个业务受理窗口,配备了分类自助叫号机、LED显示屏、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开通了特殊群众绿色通道和投诉、疑难问题处理窗口,对群众的来信和投诉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群众提交申请材料后,若选择快递送证服务,在家等证书送达即可,免去了来回跑。
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热水,看似微不足道,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群众的好评。2016年以来,中心先后获得市“政务服务工作创新一等奖”“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不动产登记规范化示范点。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现文 马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