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信息公开
    • 单位简介
    • 党支部
    • 通知
    • 工作动态
    • 政策法规
    • 政务公开
    • 房地产市场信息
    • 权力运行公开
  • 商品房业务室
    • 办事指南
    • 预售信息公示
    • 楼盘项目大全
    • 商品住宅月销排行榜
    • 表格下载
    • 咨询电话
  • 二手房业务室
    • 政策法规及解读
    • 办事指南
    • 二手房签约情况统计
    • 中介机构管理
    • 交易资金监管
    • 表格下载
    • 咨询电话
  • 住房保障业务室
    • 政策法规及解读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图片资料
    • 咨询电话
  • 行业动态
  • 网上办事
    • 附件下载
    • 业务系统
  • 公众服务
    • 开发企业公示
    • 中介机构公示
    • 保障性住房
    • 商品房
关键字
文章内容

苏州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不见面审批”

发布时间:2018/4/17 9:08:06 浏览次数:649 文章来源:    发布机构:海西房联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国土资源局与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市分行举行了“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签约仪式,并向两家银行授予了“‘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点”铭牌。这是该局基于平台互联、数据互享、信息互认的不动产登记又一创新举措,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在银行网点建立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一站式”网点,并授权银行受理抵押登记申请,实现企业、群众在各大银行网点办理抵押贷款的同时,一并办理抵押登记相关事项。这标志着苏州不动产登记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互联平台成功建立,真正做到了“不见面审批”,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据悉,苏州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委托受理登记收件、印章效力、审查方式、双方职责边界、信息安全、法律责任承担等事项。该服务实施后,抵押注销登记将不再提供纸质还款证明,纯抵押登记和商品房首次转移抵押合并登记不再提供作价协议或评估报告,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百余页内容简化为一张结构化数据表,银行原需查询的登记簿信息简化为一张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记录表,同时建立金融机构信息备案数据库并定期更新,避免金融机构申请抵押登记时,重复提交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委托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明等材料。

  事实上,这样的流程简化,对于金融机构人员来说,时间成本的节省是非常“给力”的。“原来办理不动产注销登记需要银行工作人员拿着产权证陪同办理人去不动产中心,同时还要用到银行公章,而银行公章都在保密室内。这么多登记流程是十分麻烦的。银行为节省成本,通常会约定一周两次集中到分行拿章去办理手续,这样就会造成客户不能把权益及时释放,大大增加了客户时间成本和因此产生的金融成本。”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市分行数据管理部副总经理徐臻说。

  此外,为方便企业、群众快速准确地进行不动产登记抵押,苏州局在流程上不断简化,将线下登记转化为全流程网上办理。抵押注销登记只需银行网上发起申请,不再需要当事人见面;登记过程由二级审批简化为一级审批,并提速至5~6分钟办结。纯抵押登记,包括换证加抵押等,当事人只需在银行签订借款抵押合同时,同步申请抵押登记,不再需要在银行、登记两部门间来回跑,群众全部办事时间也由原来的1~2天缩短为20分钟;登记审批由2个流程简化合并为1个流程,并从5个工作日提速至3个工作日办结,其中实体经济企业提速至1个工作日办结;商品房首次转移抵押合并登记,由三级审批简化为二级审批,从5个工作日提速至2个工作日办结。

  同时,采用经公安部门认证的标准化、规范化电子证照模式,实行不动产登记证明电子证照和实体证书并行发放,并制定数据接口标准和数据服务标准,规范数据共享,确保数据安全可控。此外,还开展了延伸服务,通过共享接口实时向银行推送更新抵押登记、法院查封等信息。

  “互联平台的成功建立,不仅大幅提升了不动产登记部门的行政效率、推动不动产登记‘换挡提速’,让群众少跑腿,增强群众满意度,同时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多层次的安全保障,实现多方共赢,可谓是一举三得。”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维群表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旭雁 潘家栋


©2025 建阳房地产信息网 www.jyfdc.com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闽ICP备14012821号-1
主办:南平市建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交易中心  电话:0599-5822570
联系地址:南平市建阳区人民路15号南平市建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交易中心
技术支持:福州翔升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0591-87640886
您是第197148130位访问者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29号